close
html模版粵狀元不再青睞港校赴港讀書高溫略降原標題:粵狀元不再青睞港校 赴港讀書高溫略降

浴室管道間臭味 ■制圖:王雲濤

暑假結束,又有一批大學新生開始奔赴校園。在這些學生中,有一個群體比較特殊,他們通過高考或自主招生前往香港的高校入讀。

從2005年,港中大及港城大在全國統招開始,到今年港校內地招生走過10個年頭,其中八大公立學校招生人數由最初250人增至今年1588人。招生學校也由最初的8所增加至17所。有意思的是,今年除瞭港大高調宣佈其在全國錄取16名省市及單科“狀元”外,其他學校均未公佈數字。有媒體披露,今年港校在廣東,未錄得一個狀元,這也再次引發對“赴港上學”討論。

事實上,港校對廣東狀元吸引力下降,早在2008年就出現端倪,或因學費貴、文化背景不同,狀元開始回歸清華北大等內地名校。

值得註意的是,盡管少瞭部分狀元及尖子生青睞,但從總體說來,港校熱還在持續,隨著赴港上學途徑的不斷變化,廣州不乏有學子通過學習國際課程、AP班廁所除臭推薦赴港上學。

2006年-2007年

港校初興 粵學子領銜報名人數

受飲食地域影響,港校尤其受到廣東學子歡迎,由此也拉開瞭內地名校和港校在廣東的“生源戰”。

據資料顯示,在招生“放開”第二年,即2006年,香港大學報考人數超過一萬人,比第一年4848人翻瞭一倍多,錄取比例達33:1。其中廣東報考人數居首,超過1200多人。在經過綜合高考成績和英文筆試成績的篩選後,依然有500多名廣東考生進入瞭英文面試環節。

同年,香港科技大學錄取150人,報名人數達到6300多人,人數比第一年翻倍。由於廣東學子報名人數眾多,高考成績必須達到780分以上才有面試資格。

從錄取來看,港校初嘗甜頭,那一年,包括廣東高考狀元孫貝貝,廣州狀元陳栩銘、楊洋在內的多名高分考生改投港大等一批香港名校。有的高分考生甚至放棄內地名校,自費近10萬港元的學費讀港校。

有數據顯示,從2005年至2007年,共有來自內地15個省市的30名總分狀元選擇港校,其中廣東狀元最多,共9人。2007年在廣東15名總分和單科“狀元”中,有7人報考港校,最終4人就讀,3人落選或因未得獎學金放棄。

2008年-2012年

理性回歸 廣東狀元赴港熱退燒

經歷瞭兩年“大熱”之後,廣東狀元赴港開始退燒,但從港校整體情況來看,除在2008年有小幅下降外,其間港校招生仍處“黃金期”,港校招生規模、人數等均有增長。

據公開報道,2008年,廣東文理科總分狀元將齊赴北京大學,其他選考科總分狀元和單科狀元,大多都首選北大和清華。除英語單科狀元楊振帆報考香港中文大學外,其他狀元少有人填報香港高校。2009年廣東6名狀元僅政治科總分狀元陳嘉琦報考港校,其他選擇內地名校。與此同時,當年內地報考港校人數下降瞭20%至30%。

在廣東,狀元的報考熱度下降,但從全國來看,雖然這期間考生報考人數減少,但港校對於狀元的號召力仍在,由此港校逐漸形成與清華、北大鼎足之勢。

2009年,畢業於上海中學的鄭妍便是典型代表,作為當年的文科狀元,她放棄瞭北大、清華、復旦等名校,選擇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國際商業與環球管理專業入讀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,鄭妍坦言,當時正是看中香港國際化、自由、包容的城市個性。

2013年-2014年

略有降溫 學生赴港深造有蹊徑

根據公開報道,記者梳理在內地招生人數最多的港大、港中大數據,發現其在經歷前幾年的年年漲勢後,近兩年來招生人數基本穩定,甚至出現回落。

不僅如此,從報考人數上來說,申報人數略有降溫。2013年,港大公開透露當年共有12540人提交申請,為歷年之最,而今年港大僅用“逾萬人申請”表述,並未給出具體人數。

據知情人透露,除瞭港大港中大等熱門學校外,今年香港浸會大學的申請人數也下降瞭約1000人,香港理工大學、嶺南大學的申請人數也出現不同情況下降。

在申報人數下降的同時,港校對高分生的吸引力也在減弱。記者在網絡檢索去年廣東狀元赴港情況,沒有查閱到相關信息,今年港校在廣東更是未錄得一名狀元。

但另一方面,港校雖然對尖子生的吸引力在下降,但對於另一些學生,他們則通過其他途徑選擇港校。比如,通過選修國際課程、讀AP班形式升學,記者採訪獲悉,在華師附中國際部,每年都會有3-4名學生赴港上學。

此外,今年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首次面向全國17個省市區招生,第一年錄取瞭313人,其中有734名廣東學子報名,最終錄取瞭80名。

■數據

近年來廣東狀元入讀香港高校情況

●2006年:廣東14名高考狀元7人報考港校,最終全部進入港校就讀

●2007年:廣東15名高考狀元,7人報考港校,最終4人入讀

●2008年:廣東9名狀元僅1人報考港校,文理狀元齊赴北大

●2009年:廣東6名狀元僅1人報考港校

●2010年:廣東4名超高分考生,僅1人報考港科大,其餘被清華北大錄取

●2011年:廣東文科狀元賴琦玫,入讀香港大學

●2012年:廣東文理狀元皆報考清華

●2013年:廣東文理狀元皆報考清華

●2014年:廣東文理前10名共有11人填報清華北大,無人報港校

■就業

內地生畢業留港率超4成

對內地學生而言,赴港上學畢業出路同樣受關註。2010年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鄧宏偉告訴記者,留港工作、繼續深造成為大部分內地生的選大樓管道間煙味擇,“隻有少部分會選擇畢業即回內地”。他以身邊朋友為例分析,“商科畢業生基本會留在香港,工科畢業生三分之二會留港工作,三分之一會深造。”

對於學生的畢業去向,香港高校也會定期發佈分析數據,港大發佈數據顯示,去年有53%內地生選擇在港就業。

今年,港科大對外通報2014年內地本科畢業生的去向,共有123位內地生接受調查。數據顯示,約42%的畢業生選擇離港深造,有26%的學生選擇香港就業,有17%的學生留在香港升學,留港率超過四成,隻有1%的學生選擇回內地就業。

其中,選擇在香港就業的學生中,就業機構包括國泰航空、花旗銀行、摩根士丹利、蘇格蘭皇傢銀行等。



(來源:羊城晚報)

F459562A3002E721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cjfyscyv 的頭像
    lucjfyscyv

    紫吾的清單

    lucjfyscy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